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将于2021年9月1日正式实施,这次修订有许多亮点,其中之一是把强制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写进了法律里面,用经济手段促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为此,我把多年前写的诸葛先生谈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一文分享出来。
诸葛亮“谈安全生产”系列之四十二
固本培元,解开“原罪干安监”的魔咒
——诸葛先生谈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上)
文/徐三元
“与生俱来”的原罪
话说,古老的西方认为任何人天生即是有罪的,他们的罪先天的来自其祖先——亚当与夏娃。久而久之,地球人将其称之为“原罪”。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稳步发展中,工业化进程导致各种事故时有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每当此时,坊间往往群情激奋,流言、质疑不断。其中最多的,往往是安监部门干啥去了?
追责,成为平息民愤的手段之一。如果说,我们每个地球人都是“带罪之人”,那做安监工作的干部们,更是被定义为“罪孽深重”,而事故就是判定罪责的魔咒。
安监部门到底是不是事故起因的“罪魁祸首”?是不是追究了安监部门的责任就能控制事故的发生呢?如何做才是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呢?
带着这一系列的疑问,我想和孔融好好交流探讨一下,因为他通过公考走上了仕途,并且恰好干的是安监工作。自从他做了地方安监局长后,我们的联络与来往便少了。不知道的人说他当官了,不屑与我们这些草根交朋友。而我知道,他是工作太忙了。我们偶尔一起参加安全生产会议会碰碰面,他也只是和我草草说几句就回去了。说不敢多待,做安监工作压力太大。
果不其然,我去到孔局长办公室时,他又不在单位。经打听才知在调查一起事故。等他忙完工作回来,已是下班时间。他一见到我又是大倒苦水:“先生你来的刚好,你给我评评理。郊区一建筑工地坍塌,我赶过去参与调查。一到那里,居民又是哭又是闹,说要政府给个说法,好像我摊上事儿了一样。”
“我干的是安全监管工作,这建筑工地坍塌,是我职责范围内的事吗?可群众利益无小事,所以,整个一下午,我一直在听群众反映问题和情况,并耐心解答他们的各种问题。”他喝了口水,接着又说。
我拍拍他的肩膀,打趣说:“看来干安监真是压力山大,也问题多多啊!”
“还是先生理解。我现在是走在刀刃上啊。做也是错,不做也是错。这在我们系统内部叫做‘带罪上班’。”孔融颇为感慨地说。
“不瞒你说,我此次前来,还真是想和你交流‘原罪’的问题。”我说。
“一般出了事故,就会看到媒体这么写,监管不到位。可是到底如何算监管到位呢?如果去检查,没发现隐患有责任,发现隐患没处置妥当有责任,发现A隐患而没有发现B隐患有责任,总之,去检查就有责任。不检查,为什么不检查?必然有责任。总之,在任何事故面前,安监部门都无法摆脱被追责的命运,包括自然灾害和意外事件,因为任何事故都能找到点儿人为的因素,有人的因素必定有管理或监管问题,有问题自然昭示着监管不到位!”孔融说。
“听文举(孔融字)这么一说,如何找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解开令安监人日夜寝食不安的魔咒,确实是迫在眉睫了。”我说道。
产生魔咒根由
“果真如此,真乃安监人的幸事!为了安监人早日摆脱魔咒,今天我私人请你吃饭。”孔融不失时机恭维我。
他边起身边说:“先生,我和你说,我这个局长算是做的窝囊。出点什么事,半夜跳起来,奔赴现场,有时候是交通事故,有时候是火灾,有时候是电梯事故。总之,很不踏实也不安心。现在的舆论导向,老百姓的心里,也似乎有个共识,出了事故就扯上安监局了。”
说到交通事故,我忽然灵机一动问:“据你了解,发生交通事故,要对交警追责吗?”
孔融听后大笑:“交通事故多数是疲劳驾驶、酒驾,或者驾车不熟练等,这也归责不到交警身上去啊。没道理个人犯错了,还要找政府来替罪吧!”
“这就对了,虽然驾驶证是交通部门发的,但出了事故,也是当事人的责任。所以,企业发生事故了,安监部门为啥要担责任呢?”我说。
“是啊,为什么企业出了事故,就要追究安监部门的责任呢?”孔融追问。
他这么一问的样子认真又可爱,自己做了这么久,忽然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工作压力大,却不知道压力来自哪里?
“我想,出现这样的导向,首先是根源上有问题。大家都认为,出了事故,必然是监管不到位,监管不到位必然是要负责任。所以,认定责任不以事故原因定论,却以是否发生事故决定。”我说。
“当然,出现这样的导向,一方面是政府要给民众一个交代,另外一方面,也存在一些追责的灰色地带,比如‘发现或知道隐患、违法行为的存在,而未采取有效措施要追责。’这一点,就无法准确定论,什么叫发现或知道?”我接着说。
“失职追责,这点我完全认同。问题是企业发生了事故,是否就是我们监管不到位造成的呢?照此逻辑,那发生交通事故,是否就是交警监管不到位呢?”孔融为此十分困惑。
谈话间,我们已经到了吃饭的地点。对孔融的困惑我陷于了沉思。社会不断发展进步,在某个阶段,我们确实需要依靠政府强制手段让企业重视安全生产,但是随经济社会发展,淘汰落后工艺、取缔安全生产条件差的企业是必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就要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适应社会发展的体制来。
“依靠行政手段来推进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是阶段性的。做任何工作,都讲究客观规律。安全生产工作关乎人的生命健康,我们更要摸索一套规律。不能政府重视一下,企业就动一下,也不能发生事故了,再来‘兴师问罪’。在新常态下,我们要找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我说。
“先生快说,有何良策呢?”孔融问。
“文举兄认为,一个人、一个团队、一个企业,最大的动力是什么?”我问。
“当然是自觉自愿做他想做的事!”孔融直截了当的回答。
“对,关键是他自己愿意做、想做、肯做、能做。就好比你教一个孩子学习,前脚走出房门,他后脚盖上书本玩游戏。那么你操心都没用。同样道理,如果你去执法前脚刚出企业大门,他后脚便违章、违规导致事故,你就是操碎心也徒劳。”我说。
“是的。企业那么多,隐患那么多,而且隐患是动态的,我们又怎么查得尽?所以,下一个事故何时发生,将会引起怎样的影响,我没底。我只觉得我头上悬着一把刀。先生和我讲讲,如何才能让他们自己想做?”孔融问。
开脱“原罪”的方法
“简单来说,四个字‘固本培元’。所谓‘固本’就是要颠覆当前这种以事故定罪责的导向,打破企业出了事故政府承担责任的局面。‘培元’则是要有科学有效的手段,帮助企业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我说。
“有道理。还请详细赐教。”孔融说。
“两个办法:一个是经济手段,另一个是专业技术服务。”我答。
“请先讲讲经济手段的具体做法。”孔融说。
“针对企业天生逐利的本性,通过立法强制企业购买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且保险费率与企业安全生产状况挂钩,让企业自己产生做好安全生产的意愿。”我说。
“可是此前我们推行过工伤保险,效果并不理想!部分企业过分依赖这个保险,以赔代管,推诿责任;还有的企业购买了,发现没发生事故,便认为没有必要买,不愿意投入。虽然工伤保险和责任险有区别,但是企业对其中的理解并不深入,认为只要他们出钱就是一个道理。”显然孔融对此并不陌生。
“的确,在安全生产责任险方面,目前还存在很多问题。但是,长远发展看,这是未来安全监管的一个方向。推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是强化安全事故风险管控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增强安全生产意识,防范事故发生,促进地区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有利于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减轻各级政府在事故发生后的救助负担。”我解释道。
“如果把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与他所应缴纳的保险费关联上来,安全生产条件差,就多交保险费,安全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则少交保险费,这样,企业就有意愿加大安全投入,改善生产条件,因为可以少交保险费。同时,要通过第三方技术机构来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条件进行评估判定,不能让企业自己和安监部门上演‘猫捉老鼠’的游戏。”我进一步补充说。
孔融听了,拍掌叫好。他说:“我干安监就是有一个体会,现在企业主体责任不落实是最大的问题。有的企业,你管一下,他动一下。你不管,他则毫不重视。导致监管工作非常被动。如果真的能通过经济手段促使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工作,我看是抓住了关键。”
关于“固本培元”的详细措施,且看下期分解。
父亲节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