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谈安全生产”系列之三十
习惯安全,安全习惯
——诸葛亮谈安全习惯的养成(上)
文/徐三元
习惯的力量
日子就好像从指尖流过的细沙,在不经意间悄然滑落。转眼到了年末。在似水流年的生活里,总是会忽然莫名地感伤,时光易逝,岁月难留。
正在发呆之际,老板进来打断我的思绪,问:“先生在想什么?这么专注!”
我一时没有走出自己的心情,答:“在想忙忙碌碌到了年末,我们到底在追求什么?”
老板更是一个感性的人。“追求平安、幸福、快乐!”老板说。
老板的话,正是我所想的。我们真正应追求的,乃是来自心底的平和与幸福。
“而决定着我们幸福质量的,又是什么呢?”老板不禁又自言自语反问。
“是日常里的生活习惯、生活质量。一个人一天的行为中,大约只有5%是属于非习惯性的,而剩下的95%的行为都是习惯性的。所以,这95%决定着我们的生活。而做安全生产工作,习惯乃决定着生命。所以,习惯宏观到决定国家历史,企业发展,微观到决定人生。”我接着老板的话说。
老板追问:“习惯还决定历史?”
我说:“是的。三国时期,我的一次北伐经历让我至今印象深刻。”
“那是在我第四次北伐的时候,我率蜀国大军伐魏,可是魏国大将军司马懿却闭城休战。为此,我用激将法侮辱司马懿,还派人给司马懿送了一件女人衣裳,并修书说‘你不敢出战,跟妇女有什么两样。你若是个知耻的男儿,就出来和我蜀军交战,若不然,你就穿上这件女人的衣服’。据说,我的举动大大地激怒了司马懿,但是他依然强压怒火稳住军心,坚持不出战。”
“相持数月,我无可奈何,只能退兵。这一次退兵,其实已经意味着我气力不足了。于是,司马懿不战而胜。”
听完我的回忆,老板说:“司马懿若不忍耐那一时之气,出城迎战,说不定就会败给先生你了。正是他这种控制自我情绪的好习惯,成就了晋朝吧。”
“是的。站在战场的角度,其实我是认同司马懿这种沉默战术的。要经得住我的激将法,他必不是三两天才觉察出我的企图,而是长期练就了稳定情绪的控制力。所以,习惯的力量很强大!”
老板点头说:“先生所言甚是。看来司马懿的好习惯还确实成就了一个朝代。那先生说,习惯决定企业与人生,也是同样的道理。一个企业有好的安全习惯,那么企业发展就顺利了。”
“是的。习惯对我们有着绝大的影响,因为它是一贯的,在不知不觉中,经年累月地影响着我们的行为,影响着我们的安全。我想,如果让安全也成为一种行为习惯,那么管理起来就轻松多了,养成安全的习惯将使你更安全。比如不戴安全帽就感到不自在,不采取正确的安全行为习惯,就工作不下去。这样,管理起来不就轻松多了!”我说。
老板大笑:“先生还真是一个认真负责的管理者啊。而做安全生产工作,最拼的就是责任心。”
安全文化与习惯的关联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个小和尚学习剃头。每天拿一个冬瓜来练习。每次剃完都会把剃头刀插在冬瓜上面。师傅告诫小和尚以后千万不能这样做了。小和尚说:‘不要紧的,这只是习惯而已’。结果,等他学成剃头后,因为这个习惯,第一次给人剃头就出事了。养成好习惯可以受益终生,坏习惯却可能毁掉人的一生,不要以为一个小小的习惯无关紧要,而正在和将要面临的许多成就或祸患其实就是由这些看似不起眼的习惯导致的。”我说。
老板一改刚才还嬉笑的神情说:“习惯的力量真的很可怕。那么先生有什么妙招,破解坏的安全习惯,培养好的安全习惯吗?”
我摇扇思索道:“安全习惯虽是日常行为习惯,但其实蕴含着在安全文化里。”
“文化若水,因势而为。安全文化是价值观、道德准则和行为规范的统一。比如著名的‘杜邦安全文化’,就是杜邦公司经年累月的积淀形成了他们的安全习惯,继而成为公司文化。所以,文化和习惯是相辅相成的。文化是共同的价值观、行为习惯汇聚而成的。”我说。
“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它不像我们生产一个产品,或者销售一个产品,讲究季度目标或者业绩,而是要求我们要做到在工作中有无监督一个样,事前、事中、事后一个样,所以要有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灌输、感染我们的日常行为与习惯。比如你在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中,自然就不会大声喧哗、随意扔垃圾。因为自己的行为会在环境里太明显。相反,如果大家都很随意扔工具,那么同伴也就松懈了,大家一个德性。所以,好的文化氛围让安全习惯更好,而坏的文化氛围则让环境更差。文化是具有传递和影响力的。”我接着说。
“嗯,安全生产工作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也不是立竿见影的,这就决定了我们要采取相应的方式。尤其,可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习惯,比如有的人喜欢坐电梯,有的人喜欢走楼梯,这些小到不能再小的生活习惯,都表示着,要统一习惯,不是一件易事。”老板说。
“是的。我们的员工来自五湖四海,有着不同的秉性,不同的习惯。要把众人的思想行为习惯统一起来非常难。所以就要靠符合企业发展的安全文化来引导,这是其一。其二是,如果发现个人或者部分人的行为习惯不符合公司安全行为习惯,要进行及时的制止与清理,将不利于公司安全文化发展的行为习惯及时干预,以避免日积月累而根深蒂固,顽疾难去。所以说,良好的群体习惯在形成之初需要得到正面的积极的引导,倍加呵护以使其茁壮成长。恶劣的行为习惯,也要在形成之初及时扼杀。我们在工作中,可能会经常做一些不安全的行为,其中一些行为可能是不经意或习惯做出的。但是,就是这些小小的习惯行为或细节,有时会造成后悔终生的遗憾,甚至是付出生命的代价。”我说。
“听先生这么说,其实是安全习惯汇聚成为安全文化,实际就是一群人的安全行为习惯汇聚成一个企业的安全文化。”老板说。
“安全习惯影响安全文化,而安全文化影响安全习惯。这是互相的。安全习惯必须灌输到企业所有人的思想和行动中。要达到那种安全习惯像日常行为习惯的效果,就是要在这个企业营造浓厚的安全文化氛围。要在日常工作中坚持一种安全习惯,克服侥幸、松懈、麻痹思想,才能远离事故的发生。”我补充道。
培养安全习惯的锦囊
“那么如何培养好的安全习惯呢?”老板又问。
“我这里有个安全习惯培养六步法——认识良好安全习惯的重要性、制订适当的行为规范、开展安全教育、持之以恒地练习、科学引导、形成安全文化氛围。”我说。
“具体来说呢?”老板追问。
“培养安全习惯,关键在训练。具体为:
一是必须持之以恒。训练要持之以恒强调‘反复’ 二字。养成一个好的安全习惯不是一天两天、一个月两个月的事,需要长期抓,持之以恒;而矫正一个不良安全习惯更不是三天两日的事,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习惯成自然’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无论是培养习惯还是改正习惯,都需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不断强化,才能实现。
二是安全习惯尽量具体化。良好的安全行为习惯只有通过反复的分解操作练习,才能形成。有些操作过程较复杂的行为要求,可采用分解操作示范。如设备安全操作规程的训练,如果我们认为要求高、过程复杂,可以把它分解成五个步骤:一看、二听、三记、四练习、五操作。这样就容易掌握要领,且印象深刻。
三是制度约束与自我要求相结合。良好习惯的养成完全靠自觉是不行的,需要依靠合理的制度,约束不良安全行为,同时培养安全习惯,还需要自身有较好的安全意识与要求。
四是进行自我评估。对养成的习惯应进行科学的评估,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正确认识养成的习惯是否合理,分析习惯所产生的安全风险,不断改进提高。
总之好的安全习惯是加速器,是助力企业发展的翅膀;坏的安全习惯是枷锁,是难以挣脱的羁绊。习惯支配企业命运,成也习惯,败也习惯。”
“‘牢固树立安全责任意识,形成安全工作习惯’一定要落实在具体行动上。每个企业的成长经历和所处环境不同,往往会形成独具个性的行为习惯。其中有些行为习惯是安全的、科学的、规范的,有些习惯却是不规范的、不合理的、不利于安全生产的。一个人的行为习惯是个人素养的重要体现,一个群体的行为习惯是集体综合素质的体现,习惯左右命运,素质决定未来。”我总结道。
“看来,我们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还要在安全文化和安全习惯培养上下功夫。”老板说。
若知日常安全习惯具体操作,且看下回分解。
END
扫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