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谈安全生产”系列之二十九
诸葛亮“谈安全生产”系列之二十九
预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 ——诸葛亮谈安全生产预防对策(下)
文/徐三元
从新安全生产法说起
话说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于2014年12月1日要施行了。(注:2020年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正草案)》。草案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进一步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要求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进一步明确地方政府、应急管理部门和行业管理部门相关职责;进一步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作为一名安全总监,我对此次新法的发布,倍加关注。
老板找我谈安全生产预防工作的时候,我说,正在学习新颁布的《安全生产法》呢!
老板问,新安全生产法有何亮点?
既然老板问起,我也刚想借此机会对他“宣贯”一番。何况,新安全生产法更加强化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所以,兴致勃勃地给介绍起来:“总的来说,此次修订幅度很大。修改内容涉及70多个条款。新法理念上更加科学、人性,突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新法加重了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比如发生特别重大事故,最高可处2000万元罚款。”
“啊?2000万?”老板一声惊叹,吃惊程度不亚于当年青梅煮酒论英雄,当曹操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尔”筷子突然掉到地上的战战兢兢的神态。
我捡了新法里的一处重点,也是一般老板都会关心的问题——罚款说起。结果这个罚款数还真吓到老板了!
“是的,一旦发生特别重大事故,足以让一个企业倾家荡产。因此,我研读后认为,此次修法最大的亮点就在于要强化企业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促使企业把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放在预防上,强化隐患排查治理,杜绝违章行为,从源头上控制、预防和减少事故。”
“这些都是先生你一贯的理念啊!你提出,预防是安全生产工作的灵魂,到底要如何预防呢?”老板问。
“关于预防,新法也给我们提出了很好的指引。比如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从这条法律规定里面,老板你看出了什么端倪没?”
“做好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来关注与推进,落实安全生产关键在于让全体职工参与!”老板思索片刻,认真地说。
“真是一语中的。”我不禁赞叹。
“原安全生产法第三条只是提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而新法新增的内容,更加明确和具体,安全生产预防,要突出企业负责、职工参与等。这对于过去安全生产工作‘严格不起来、落实不下去’有更好的明示意义。事实上,要减少事故的发生,就要抓好事故预防,要预防,就要敢于动真,敢于动真则非要老板认识、职工落实不可。据统计,90%以上的生产安全事故都是人‘三违’原因造成的,属于责任事故。所以,如果事故防范措施严密,从业人员尽职尽责,管理到位,就能够使隐患得到及时消除,就可以避免或者减少事故。”我说。
思想不牢,地动山摇
“先生说的对,但是对于如何发动全体职工做好预防工作,先生是否有更明确的想法呢?”老板问。
“要有效的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必须要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俗话说:‘思想不牢,地动山摇’,只有认识到安全生产的极端重要性,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才能真正做好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因此,要抓预防就要抓意识,而要抓意识关键在于抓全体员工的意识。”我说。
“但是,员工的意识,又该如何抓呢? ”老板又问。
我伸出三个指头,说:“一个是教育,一个是制度,再一个是习惯。”
老板不停地点头,表示认同。
“我举几个案例,在一个危化企业,几个年轻小伙子刚刷完油漆,去洗手间洗手的时候,顺手把车间的天那水带了,放在洗手间池边。几人洗完手,拿出打火机准备抽烟。结果,一声爆炸,几个小伙当场死亡。另一个案例是在一个采石场,三个工人放炮后,未按预先设计的路线撤离危险区域,而是自己抄了习以为常的小路,结果被埋了。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有无知愚昧的,也有疏忽大意的,还有侥幸心理明知故犯的,所以,要做好预防,就要坚持把安全教育放在首位,以行为规范为核心,紧密与生产实际相结合,正确引导、教育,不断增强安全意识。”我接着说。
“安全生产宣传与教育,我们也抓,可是有时候就是起不到效果与作用。是不是在宣传内容与方式上,还应该有些更切合企业实际、更能让员工接受的做法?”老板问。
“是的。提高教育与培训的效果与作用,核心在于加强针对性,根据专业和岗位分工,做到应知应会,通过案例剖析,强化技能培训;注重危险有害因素识别。通过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员工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了解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知悉自身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和义务。尤其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员工,不得上岗作业。比如上面我说的那个案例,那就是员工对天那水缺乏起码的危险认知而造成的悲剧。所以,有很多事故,其实完全可以避免,并且通过培训就可以预防。”我说。
老板点了点头,并问:“在制度上,许多企业也不缺啊!”
“是的。不过,许多企业的制度,尤其安全生产制度,只是挂在墙上,锁在柜里。”我说。
稍停了一下,我又接着说:“前几天,阿丑给我讲了这么一个笑话:老婆想改掉老公晚回家的习惯,跟老公制定制度,晚上11点不回家就锁门!刚开始老公还严格遵守制度,11点前准时回家。可不出两周,老公老毛病又犯了,老婆果断锁门,结果老公干脆就不回家了。老婆十分郁闷,想了许久,决定修改制度,如果老公晚上11点不回家,就开着门睡觉!老公大惊,从此11点之前必回家。”
一说完,老板笑得前俯后仰。“这不是阿丑讲的笑话吧,这里的主人公应该就是先生你和阿丑吧!”老板开玩笑地说。
我急忙争辩:“老板,我即使晚归,也是因为加班啊!不过这个笑话的寓意其实蛮深刻。它生动地告诉我们,遵守制度不在于强制,而在于核心利益驱动。现在,国家和企业在安全生产方面,其实不缺制度,就缺执行。为什么有制度执行不了呢?就是因为没有关系到要害。”
安全帽和绿帽
“这或许也是当下的网络潮语‘接地气’吧。我想我们的安全生产预防工作要做好,就是要接地气,要让员工感受到,做好了预防工作,他们自身是最大的受益者,反之,一旦发生事故,他们是最大的受害者。”老板颇有感触地说。
“我这还有一句更接地气的标语:‘今天你不带安全帽,明天别人就会给你带绿帽。’据说这条标语一时被评为最雷人的标语,它让工人看到后感到一种后怕,如果你不爱惜自己的生命,就有别人花你的钱,打你的娃,睡你的老婆。因此,今后如有员工反映有同事不戴安全帽,我就会这么跟他说:今天你不戴安全帽,那你等着明天别人给你戴绿帽。”我说。
“先生平时严肃又不苟言笑,幽默起来倒很有意思。你这么亲和力十足,倒是给我们新野公司的安全管理增添了不少人文关怀!”老板说。
“安全生产工作本来就是一件讲情怀的工作,我做了这么久,老板才看出来?虽然在别人看来安全生产工作没有那么多趣味感,但在我看来,这份工作是最关乎人情味的。”老板对我还存在误解,我颇有不屑。
“先生刚才说,除了培训和制度建设,还要有习惯。这个习惯是安全生产习惯吗?”老板继续问。
“对,常言道:‘习惯决定命运’。只是培养一个良好的习惯至少需要21天,但是松懈一次意识却是瞬间。所以,培养习惯还真得天天说,时时提醒才有效果。通过不断的重复与强调安全生产习惯,让安全伴随员工工作习惯中,在平时的思维意识里。”我说。
“安全生产事故预防,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谈了要从意识加强,要从制度完善,也要从习惯入手。其实,对于安全生产事故预防,还有从文化的人文关怀上去渲染,从设备本质安全上去设计,从管理考核上去量化,从隐患检查上去查处等等。总之要科学、合理、切实地去落实与执行,才能真正起到预防的效果。”我总结地说。
老板点了点头说:“先生总结极是。我现在倒是对如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做好安全生产预防工作有了一点着落,尤其被你2000万罚款一吓,我若不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就等于破产了。所以,如何加强培训、提高制度执行力、加强员工安全习惯的培养,就交给你安全总监了。”老板说。
END
扫码关注我们